国产无套,70岁色老头oldmanvideos,淫+色综合,精品久久电影,国产在线久久久

您的位置:首頁>保險 >

正大集團或出于看好華夏保險未來發(fā)展的落點

2019-08-29 14:42:20    來源:藍鯨財經

中天金融(3.430,-0.06,-1.72%)(000540.SZ)對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人壽”)的股權收購一拖再拖,事項還未落定,近日,業(yè)內又傳出,華夏人壽“新買家”外資公司正大集團浮現,擬持股30%,成為單一第一大股東。藍鯨保險從多個信源確認了這一消息。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對作為大型外資跨國企業(yè)的正大集團而言,或出于看好華夏保險未來發(fā)展的落點,以戰(zhàn)略投資者身份進行持股。

值得關注的是,業(yè)內人士提醒稱,對于描繪出美好未來預期的華夏人壽而言,更需熬過的,是當前時期。2018年至今,華夏人壽保費收入保持較高增速,但凈利潤表現相對黯色,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縮水82.86%。受限于高資金成本,投資端壓力凸顯,2019年上半年投資端流出資金超162億,凈現金流持續(xù)為負。此外,華夏人壽早前售賣的短期險大量到期,加之業(yè)務結構調整期疊加,節(jié)點壓力相對較大。

華夏人壽新意向“金主”浮現,正大集團擬收購30%股權

據了解,正大集團擬收購華夏人壽約30%股權,收購完成后,將成為華夏人壽單一的最大股東,目前,正大集團已與華夏人壽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股權轉讓事項尚需監(jiān)管部門批準。

對于收購事項,在藍鯨保險采訪過程中,華夏人壽相關人士未給予正面回應,表示“目前沒有股東方面消息可以發(fā)布”。

據了解,正大集團是泰籍華人創(chuàng)辦的老牌跨國企業(yè),在中國以外稱作Charoen Pokphand Group(卜蜂集團)。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正大集團形成以農牧業(yè)、食品業(yè)、商業(yè)零售業(yè)為核心,制藥、國際貿易、金融、等領域共同發(fā)展的業(yè)務格局。譬如國人所熟知的正大飼料、正大食品等,均由正大集團創(chuàng)立。

值得關注的是,正大集團還為中國平安(86.580,-0.32,-0.37%)以及中信集團大股東。2012年,匯豐控股將所持全部中國平安股份以每股59港元、總價727.36億港元的價格轉讓給正大集團,至此,正大集團成為中國平安單一最大股東,持股15.57%。

2015年,正大集團聯手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入股中信集團,出資約104億美元,持股20.61%,成第二大股東。彼時,中信集團表示,通過引入正大集團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可以進一步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國際化,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業(yè)內人士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從正大集團自身的主營范圍,以及過往對金融保險業(yè)的投資來看,或以戰(zhàn)略投資者的身份入股華夏人壽,一方面看好國內壽險市場發(fā)展,保險牌照價值以及險企大股東位置也極具影響力,另一方面,經過快速發(fā)展,華夏人壽經營、業(yè)務模式相對成熟,從業(yè)務質量來看也是相對不錯的投資標的。

意向股東“三輪換”,押寶未來華夏保險股權受追捧

事實上,華夏人壽也被資本視為“肥肉”,最近4年內即有3家意向金主,從華資實業(yè)(5.680,0.00,0.00%)(600191.SH)到中天金融,再到正大集團,備受追捧。

歷數來看,2015年9月,華資實業(yè)曾發(fā)布定增預案,擬以9.14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34.7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16.8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將用于對華夏人壽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后,對華夏人壽持股比例不超過51%。

2017年7月,中天金融公告稱,與華夏人壽股東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勝世紀簽訂框架協議,擬以現金購買華夏人壽21%-25%的股權,股權定價約310億,現如今已繳納70億元定金。

新“金主”中天金融出現4個月后,2017年11月21日,華資實業(yè)公告稱,終止2015年度非公開發(fā)行股票事項,自此,籌劃歷時兩年多的收購事項就此畫上句點。除此之外,2017年7月,原保監(jiān)會下發(fā)《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二次征求意見稿)》,其中要求“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三分之一”,或也導致華資實業(yè)收購計劃難以成行。

再來看中天金融方面,其擬收購華夏人壽股權的這起典型“蛇吞象”交易中,收購資金來源倍受質疑。2019年1月,停牌近一年半的中天金融復牌,同時放棄出售主營地產業(yè)務“籌錢”的計劃。

如今,中天金融仍在陸續(xù)披露《關于繼續(xù)推進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進展公告》,同時表示稱,鑒于重組方案重大,涉及事項較多,公司與交易對方雖已達成初步交易方案,但仍處于與相關監(jiān)管部門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項進行匯報、溝通、咨詢和細化的階段,尚未形成最終方案,未進入實質性審批程序。此后,市場一度也傳出貴州省國資單位擬與中天金融一并出手收購華夏人壽的消息,但并未得到具體信息予以證實。

隨著時間推移,華夏人壽業(yè)務規(guī)??焖侔l(fā)展,身價也是“水漲船高”。從前兩次的定價來推算,2015年華資實業(yè)擬收購華夏人壽時,51%股權定增募資不超過316.8億元,估值約為600億;2017年中天金融擬收購21%-25%的股權,股權定價約310億,估值已大幅提升至1500億元。

“估值主要看未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保險系主任郭振華對藍鯨保險分析稱,“從華夏人壽給出的預期來看,未來三四年,利潤水平會大幅攀升,也會推高估值”。

按照華夏人壽總裁趙子良提出的“1212”五年滾動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來看,目標遠大的華夏人壽總資產預計在2022年實現向10000億挺進,2023年實現達到10000億;凈利潤2022年實現向200億挺進;2023年實現達到200億。

凈利潤黯色、投資端承壓,華夏人壽待熬過轉型陣痛節(jié)點

盡管未來預期很美好,但對華夏人壽而言,更需熬過當前時期。

2018年,華夏人壽保險業(yè)務收入1582.75億元,同比上漲77.14%,凈利潤則從上年度的40.77億元下滑至26.38億元,縮水35.3%。2019年上半年,華夏人壽保險業(yè)務收入1236.1億元,同比上漲72.88%,凈利潤5.22億元,同比大幅縮水82.86%。綜合來看,不難發(fā)現,華夏人壽保費收入仍保持則較高增速,凈利潤的表現則相對黯色。

“在經歷早前的快速擴張后,華夏人壽這幾年仍然保持著較快的發(fā)展速度”,郭振華評價稱,在保險行業(yè)回歸保障本源的趨勢下,華夏人壽也在主動調整業(yè)務結構,業(yè)務質量相對改善。

然而,在郭振華看來,華夏人壽卻也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歷史留存的保戶投資款規(guī)模較大,該類業(yè)務屬于規(guī)模類業(yè)務,盈利空間較小;二是營銷費用過高,可以發(fā)現,期繳保費基數越大、速度越快,消耗的費用越高”。據了解,為發(fā)展營銷隊伍,華夏人壽間接傭金比例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在藍鯨保險采訪過程中,一位壽險公司高管則表示,對華夏人壽的業(yè)務模式難以置評,在其看來,壽險業(yè)務與穩(wěn)健的經營模式更為匹配。

“目前,華夏人壽資金成本在6%-7%之間,資金成本較高,投資端壓力大”,郭振華指出。

投資端的壓力,也體現在華夏人壽的大額凈現金流出上。從負債端來看,2019 年上半年,華夏人壽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入 103 億元,但在投資端,一季度資產現金流流出 74.79 億元,二季度流出 87.67 億元,合計流出162.46億元。

“主要用于投資普通股票和上市公司股權”,華夏人壽回應藍鯨保險稱,同時表示,總體而言公司資金充足,資金使用調配合理。且在2016 年一季度后,華夏人壽已暫停銷售三年期及以內中短存續(xù)期產品,致力于業(yè)務結構轉型,大力發(fā)展長期期交業(yè)務,“目前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未來一段時間業(yè)務層面現金流入可覆蓋現金流出”。

事實上,成熟的優(yōu)質壽險公司高利差主要是由負債端的低資金成本形成的,但華夏人壽較高的利差,主要是由資產端的高收益率導致的,“而高資產收益率通常很難長期穩(wěn)定獲得”,郭振華分析稱,這也是華夏人壽多受業(yè)內質疑的原因。當前,華夏人壽早前售賣的短期險大量到期,加之業(yè)務結構調整期疊加,節(jié)點壓力相對較大,“需要熬一段時間,熬過去了或許就會好過”。

關鍵詞: 正大集團 華夏保險

相關閱讀